他们是谁?来自华侨大学的“粉刷匠”!
新学期伊始,美术学院2015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张金瑞和他的小伙伴已经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准备为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潘内村进行墙体美化。
这是张金瑞第二十多次参加乡村墙体美化活动。而这样的乡村志愿墙绘服务,美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已经做了7年之久,他们也为这个项目取了个可爱的名字:
“粉刷匠行动” ——墙绘美丽乡村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者们正在进行墙绘
“粉刷匠行动”的诞生
时间回溯到2013年5月,美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一行30余人来到了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上青乡。了解到那里文化宣传大多采取喷漆字、横幅等形式,而留居村民多为老人和小孩,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宣传效果甚微的情况后,志愿者们和村干部进行了探讨,认为可以发挥自己美术专业的特长和优势,用墙画的形式进行文化宣传,以改善当地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效果不佳的状况。
于是,志愿者们精心设计、反复打磨,几天后,一幅幅以孝老爱亲、移风易俗为主题的图画呈现在了上青乡的墙面上,村干部则就地为村民讲解墙绘中的文化内容。图文并茂的墙绘,不仅易于、乐于被村民接受,美化了乡村环境,还营造了“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使广大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文化熏陶,感受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对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华侨大学美术学院“粉刷匠行动”项目自此诞生。
志愿者们已完成的西庄村墙绘
“粉刷匠行动”的荣誉
七年来,该团队秉持“用艺术服务社会、用画笔描绘美丽乡村、为乡村注入文化血液”的理念,坚持开展墙绘志愿服务,致力于把党的先进思想带入乡村,为美丽乡村建设助力。
至今,团队已经走过福建省7个地市、27个乡镇,拥有1000多名志愿者,服务20000多工时、墙绘面积6000多平方米,项目也在去年年底获得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以及2018年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荣誉。
“粉刷匠行动”所获得的证书及奖杯
每次志愿服务,队员们都精心遴选宣传主题,用心设计绘制底稿,成员分工协作,有的调制颜料,有的提笔作画,将当地当成自己的家乡一样用心作画。看到一幅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优秀传统文化、乡村风土人情等主题的宣传画辉映在乡村里的白墙灰瓦间,扮靓原本斑驳的墙面时,队员们内心止不住欢欣。
队员王艺璇至今对在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新告村的乡村墙绘记忆犹新——那是她第一次参与“粉刷匠行动”。后来得知该村因此获得“泉州市十佳美丽乡村”的荣誉,她非常激动:“能够通过我们的服务给乡村带来积极的变化,很有意义。”
志愿者们正在进行墙绘
手绘明信片——助力推广美丽乡村
而在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鲤鱼溪,队员们融入了当地特色的鲤鱼文化元素,设计手绘明信片,制作宣传册,助力美丽乡村的宣传推广。回校以后,村干部告知队员们,墙画前拍照留念的行人络绎不绝,国庆期间专程去看墙画的游人比以前增长了40%,明信片也卖出1000多张。这都让志愿者们兴奋不已。
志愿者们的手绘明信片
志愿者们所制作的宣传册
“粉刷匠行动”受到村民们的喜爱
“粉刷匠行动”队员们的辛勤汗水、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也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墙绘过程中,尽管一些老村民不太会说普通话,但是他们会对着队员们竖大拇指,也会有人走上前来用蹩脚的普通话说:“谢谢你们给我们这儿画画,让我们这儿变美。”
志愿者正在西庄村进行墙绘
队员韩晨祺回忆到,在墙绘时最常围观他们的就是小朋友们。了解到他们大多没有接触过美术,于是墙绘之余,队员们也会教小朋友们画画,做手工。“很多小朋友都会反复问,你们以后还会再来吗,一定要来哦!”韩晨祺说。
志愿者在泰宁县大龙乡进行墙绘
“粉刷匠行动”还积极参与华侨大学“百村千人行”港澳台侨学生服务乡村振兴计划,目前已在泉州市永春县新琼村、德化县朱紫村开展了两批次的美丽乡村乡貌墙绘项目。新琼村村书记潘文兵告诉记者,“学生们用热情、创意完成一幅幅精致美丽的作品,丰富了溪滨公园的旅游内容,增加了儿童观赏乐趣,村民们都很满意。”
新琼村已完成的墙绘
志愿者们在朱紫村进行墙绘
“粉刷匠行动”——学以致用、全力服务社会
秉承“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这一重要思想,为建设新农村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也将所学技能和艺术修养奉献给最需要的地方,是志愿者们最开心的事,也是美术学院倡导学生学以致用、全力服务社会的宗旨。
“志愿服务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该院党委书记吕少蓬表示,学院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开展志愿服务。
“通过‘粉刷匠行动’项目,我们的大学生深入乡村和社区,把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业本领转化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实践行动,为美化乡村、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志愿者们在南平顺昌县大干镇的墙绘
《知青岁月》
近期热门
华侨大学
新媒体工作室
素材来源:华侨大学校园网主页 华侨大学美术学院
编辑:刘诗吟
责任编辑:蔡君韬
监制:温雅彬